□本報記者餘東明
  □本報實習生徐鵬本報通訊員張巍
  近日,山東省綜治委下發《關於加強全省基層綜治工作平臺規範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頂層設計,給各地基層綜治平臺建設提出統一規範和標準。據悉,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
  據瞭解,2013年8月,山東省綜治委率先對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提出頂層設計,進一步推進工作重心下沉,使平安建設各種力量、方法和手段在基層有機整合,有力推動了基層綜治平臺建設,這給《意見》的出台提供了有利契機。
  “通過社區網格化管理,基層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百姓訴求也得到充分關註和有效解決;通過一站式服務和管理,在黨委、政府與百姓之間搭建了高度融合的溝通平臺,有力推動了‘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山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才利民說,“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對基層綜治平臺建設做好頂層設計,率先進行探索,不斷滿足群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網格化管理幾近全覆蓋
  在淄博市淄川區將軍路街道便民服務大廳,每天前來辦事的人大都是各個社區的網格長。
  “俺村張大娘患有嚴重的冠心病,腿腳不便,前些日子打電話讓給我辦理慢性病證。”正在醫保窗口幫群眾代辦醫保業務的賈官村支書高翠紅說,作為網格管理員,她不僅要聽民情、訪民意,還要承擔起為群眾代辦的業務。
  “‘網格化走訪、網格化代辦、網格化服務’三網工程讓原本管理難度大的城鄉接合部變得秩序井然,我們以100戶為一個網格,整個街道被劃分為167個網格,每個網格都有街道、片區、村居、網格四級負責人。”將軍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宋磊介紹說。
  “三網工程”正是山東以網格化管理推動基層綜治平臺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3年8月,山東省綜治委出台《關於在全省城鄉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到今年年底,全省基本實現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截至目前,全省97.6%城市社區和83.5%農村社區已實現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配備“1+X”管理員,承擔排查化解矛盾、社情民意收集、特殊人群幫教、法制宣傳教育等職能。目前,共有專、兼職網格管理員67.92萬人。
  與此同時,山東不斷加強網格化信息建設,建立了縣、鄉鎮、社區(村)、網格“四級聯動”的社會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還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在社區統一建立集綜治維穩、民政服務、司法民調、戶籍管理、勞動保障等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提高為民服務效率。
  “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建設起到了‘信息站’、‘連心橋’、‘穩定器’的作用,使基層綜治工作有了抓手,在管理和服務上變被動為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山東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叢大鳴說。
  社會治理創新百花齊放
  在青島市市北區,這裡有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勤勞小蜜蜂”的社區網格員,這些“小蜜蜂”讓社區居民享受著“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社區服務。
  市北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宇龍說:“去年以來,我們創新實施‘蜂房式’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173個社區被劃分為1481個‘蜂房’,每個‘蜂房’配備1支由若干網格員組成的‘小蜂隊’”。
  記者瞭解到,“蜂房”式管理著力解決民意訴求,該區建立“蜂隊-社區-街道-區”四級訴求聯辦工作機制,將問題分為四個等級,要求分級限期處理,逾期不解決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在濟南市,這裡的社區被要求不斷推進精細化網格服務,在鄉鎮街道一級,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和綜治工作中心以及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應用平臺,實行服務承諾、首問責任、限時辦結、延時服務等制度,在村居社區,打造了3000餘個“十分鐘生活圈”和“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
  煙臺市委、市政府則將社區網格化管理確立為政法綜治“一號工程”,專門設立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加強物質保障,累計投入資金3400多萬元。
  近一年來,山東各地圍繞網格化管理,進行了各色的探索和創新,特色鮮明,百花齊放,給基層綜治平臺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提供了契機和基礎。
  基層綜治平臺呼喚頂層設計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山東省基層綜治工作平臺建設得到長足發展。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0個縣(市、區)、1826個鄉鎮(街道)和38037個村居建立各種綜治工作平臺,覆蓋率分別為94.89%、100%和78.37%,三級平臺層層推進,互為聯動。
  基層綜治平臺建設缺乏頂層設計,成了制約此項工作進一步推進的瓶頸。山東省政法委副書記兼綜治辦主任張志華介紹說,由於缺少標準和要求,各地基層綜治平臺建設標準、名稱不相統一,進駐部門、職能任務不盡相同,運作程序、考評標準互不一致,影響了基層綜治平臺作用和功能的充分發揮。
  經過近一年的調研和總結,山東省綜治委於近日出台《關於加強全省基層綜治工作平臺規範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堅持以平安建設為重點,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以制度化建設為保障,以規範化建設為引領,大力加強基層綜治工作平臺建設。
  《意見》明確,在縣(市、區)建立綜治(平安建設)工作指揮中心,與同級綜治辦合署辦公。內設綜合協調辦公室、綜合管理辦公室、治安綜治辦公室、矛盾調解辦公室和群眾訴求受理服務大廳。其中,中心主任、常務副主任分別由同級政法委書記、綜治辦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同級信訪局、維穩辦、610辦公室、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分管領導兼任。內設機構則由政法委、司法局和信訪局的中層幹部進駐,連續工作不得少於一年。
  此外,在鄉鎮(街道)同樣設立綜治(平安建設)工作中心,對其定位是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承上啟下的樞紐,在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方面,類似於縣級指揮中心。村(社區)綜治辦可根據需要設置矛盾調解室、治安聯防室、群眾工作室等,打造基層社會服務管理便民利民的平臺。
  《意見》特別要求,確保綜治工作平臺建設人員、經費、辦公場所、辦公設施“四到位”,達到名稱、標識、制度、程序、台賬“五統一”。
  與此同時,《意見》還要求,按照先行試點、有序推進的原則,到今年年底,全省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工作平臺規範化建設覆蓋率分別達到90%和60%;到2015底,實現鄉、村兩級綜治工作平臺規範化建設全覆蓋。
  “做好頂層設計,就能及時應對基層社會治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好頂層設計,就能讓各地在同一規範之中更好地服務群眾;做好頂層設計,是政法機關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具體實踐。”才利民說。
  (原標題:服務管理網格化助推社會治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vb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